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我校組織開展了2017—2018學年第一學期日常化大學生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益基金項目。今年共吸引文明校園、陽光助殘、關愛行動、鄰里守望等9大類80余個項目申報,最終全校評選52個項目給予日常化大學生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益基金項目立項支持。10—12月,廣大青年學生圍繞校園文明、學校發展,關注民生熱點,文化發展開展了一系列服務活動,以實際行動創傳承志愿精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文化宣傳,傳遞正能量。“十九大報告”精神宣講活動,將十九大精神內涵傳遞到社區、養老院,讓每個人都知道,都了解,都參與,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樂學課堂”項目,經管學院通過邀請身邊的學霸,定期舉行樂學答疑活動,解決學生在學習中的疑惑。并在期中、期末考試前對學生進行習題講解,重難點解答,吸引學生廣泛參與。

關愛行動,情真意切。“集舊儲廢,煥然一新”愛心易物活動,通過號召學生將舊衣物、生活廢品等送至指點回收地點交換學習用具,將收集到的衣物等通過洗滌、整理,由匯?;饡栀浿霖毨У貐^,收集到的廢紙、飲料瓶等通過回收折現,捐贈于貧困山區兒童;“莫道桑榆晚,最美夕陽紅”項目,志愿者們走進草灘敬老院,陪老人聊天下棋,為老人編排節目,記錄老人們所講述的故事,在為老人送去關愛的同時,幫助敬老院打掃衛生、洗菜、擇菜、洗碗等力所能及的事。

文明校園,你我共建。“以煙換糖”—構建無煙校園項目。通過在校內勸誡師生用香煙兌換糖果,引導師生不在校園內抽煙;招募禁煙大使,宣傳教學區域等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活動;清理校園煙頭,營造無煙校園。短短一周,累計勸誡400余人次,以實際行動,引導廣大青年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關‘住’浪費”項目,則通過在飯前午后巡查教學樓里無人教室,及時關掉電燈;通過巡查教學樓水龍頭滴水情況,及時聯系相關單位維修。他們立足校園,從細微小事做起,節水節電,做好身邊事,服務科大人,為建設文明校園貢獻力量。
益基金項目的開展,引導了廣大團員青年將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常態化,通過文明校園、扶老助殘、幫困解難、應急救助、便民利民、環境保護及特殊群體幫扶等志愿服務活動,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意識,提升了廣大團員青年奉獻意識和實踐能力,為更好建設美麗科大貢獻力量。
新聞小貼士:
日?;髮W生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益基金是我校廣大團員青年積極參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推進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活動常態化開展的重要途徑。旨在鼓勵廣大團員青年關注校園文明、學校發展,關注民生熱點,關注文化發展、生態文明,圍繞校園生活、教育文化、社會焦點問題等展開調查研究,增強透過現象剖析本質的能力;引導廣大團員青年將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常態化,通過文明校園、扶老助殘、幫困解難、應急救助、便民利民、環境保護及特殊群體幫扶等志愿服務活動,展現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意識,提升廣大團員青年奉獻意識和實踐能力。
(核稿:李鵬 編輯:雷超 學生編輯: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