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落實我校與榆林市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由我校教師發展中心、科技處與榆林市科技局具體對接,7月18日至21日,教師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徐永建帶隊,組織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陳合教授、羅倉學教授和三位青年骨干博士教師一行七人,與榆林市科技局有關人員一起,實地走訪調研了榆林市榆陽、神木、子州、定邊、靖邊等區縣的八家企業,并就重點、難點問題進行指導,助力地方企業創新發展。
據榆林市科技局副局長趙俊介紹,榆林市位于黃土高原與毛烏素沙漠交界處,東臨山西,西連寧夏、甘肅,北靠內蒙,支柱產業是能源化工。近年來,榆林市政府大力實施推進經濟結構轉型,希望發揮本地盛產雜糧、橫山羊等農產品的優勢,發展新的支柱產業群。但榆林地處陜西最北部,地域偏僻,高層次人才匱乏,技術力量薄弱,要實現農、糧產品加工企業的良性發展,就迫切需要相關方向的專家解決現存問題并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




我校參與此次科技對接活動的教師中有五位來自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研究領域涵蓋乳制品加工、果蔬加工和肉制品加工等多個領域。大家不畏酷暑,深入企業內部,通過聽取介紹、實地考察、與企業人員交流座談等形式,從技術研發、生產工藝、產品銷售、創新發展等方面入手,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議和意見。陳合教授、羅倉學教授表示,從上個世紀90年代榆林開始發展糧、農產品加工企業以來,幾十年來他們一直關注榆林的發展,曾多次赴榆林考察。這次榆林之行有年輕的博士一同參與,他們感到非常欣慰,也會帶領這些青年教師持續跟蹤對接的企業,在企業科技創新、技術改造、產品研發等方面持續不斷地提供技術支持,助力榆林市農、糧產品加工企業創新轉型發展。
這是學校根據企業需求選派對口專業教師,組建老中青結合的專家團隊進入企業開展調研,探索校企科技對接的新模式。旨在有針對性地解決企業難題,充分發揮老教師對新教師的“傳、幫、帶”作用,既在實踐中培育和鍛煉了科研團隊,也為亟待技術支持的地方企業提供了及時有效的解決方案,發揮了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應有作用。
(核稿:徐永建 編輯:杜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