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和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分別于3月4日和3月5日在北京開幕。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十四五”開局之年,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今年的全國“兩會”,備受矚目。陜西科技大學廣大干部師生高度關注“兩會”動態,熱議“兩會”話題,結合工作學習實際,熱切表達對今年“兩會”的關注和祖國發展的美好期望。
陜西省青年科技新星、未央區生態建設創新中心專家、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陳慶彩說,我將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提出的“要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大氣、水、土壤污染綜合治理”的號召,不斷發揮自身及我校“大氣污染控制團隊”技術優勢和科研創新優勢,依托“未央區人民政府—陜西科技大學生態建設創新中心”平臺,不斷促進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為未央區經濟轉型、生態建設、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出謀劃策,為建設生態更優、發展更好、生活更幸福的美麗西安“樣本地”貢獻陜科大力量,積極服務地方生態文明建設,持續將科研成果寫在三秦大地上。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化學系主任李翠艷教授說,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深入推進教育改革,發展公平而又高質量的教育,加快“雙一流”建設,加強師資隊伍和師德師風建設。作為一名高校普通教師,深感責任重大。隨著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推進,我國的教育將會更加公平、更加合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面對新時代新使命新機遇,我們要振奮精神,加強學科建設,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建設教育強國做出積極貢獻,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出更多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把貫徹落實兩會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自覺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立足本職崗位,做出實在業績,以實際行動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去,立德樹人,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化學與化工學院黨委副書記趙鋼說,今年兩會無處不體現出“人民至上”的社會主義價值理念,教育領域更是如此。作為一名學生工作者,如何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讓我感受到黨和國家對教育的期待,也為我繼續做好大學生教育、管理、服務注入靈魂和動力。我想,仍然要堅持“以生為本”的思路,培養什么樣的人要切合學生實際,到學生當中去聽、去看、去交流,因地制宜做好整體規劃,因材施教具體到人,讓教育回歸學生,形成教育體系的良性循環,讓每一個學生健康快樂成長,讓每個孩子在民族復興之路上都有出彩的人生。
電氣與控制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安玲說,大會報告中明確了發展更高質量的教育、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等具體目標,站在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我們肩負著承上啟下的偉大歷史使命,作為一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用實際行動響應黨的要求、社會需求和學生訴求,扎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講好中國故事、科大故事,引導青年學子向偉大目標努力奮進,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退休教授陳庚說,“總書記把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把教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告訴我們怎么做一個好的教師,這為我們指引方向、倍添信心。”“我們一定要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圍繞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以教育評價改革為牽引,推進學科建設的高質量發展和人才培養的改革創新,培養更多適應高質量發展、高水平自立自強的各類人才。”
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研部主任范昕說,憶往昔崢嶸歲月,展未來豪情滿懷。縱觀我國輝煌成就與蓬勃形勢,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的堅強有力,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充分彰顯了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強大力量。作為高校思政課教師,我們應立足于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起步之年的關鍵節點,進一步創新教育方式方法,以立德樹人為使命,結合“四史”教育,強化大學生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意識,將加強黨的領導重要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中華民族精神譜系豐富性等重要內容讓學生“入腦入心”,為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提供人才力量。
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楊角說,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2021年的一項工作重點就是要發展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令人激動,催人奮進。作為馬克思主義學院的一名新進青年教師,作為一名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高校老師,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立德樹人是我們每位思政課老師所肩負的重要使命和光榮責任。我將不斷苦練教學基本功,積極探索和推進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認真上好每一堂課,使思政課變成深受學生喜愛的有理論、有溫度、有情懷、有理想的高質量課程,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深受學生歡迎的思政課好老師!
附中初二年級主任殷瑜老師說:教育關乎千家萬戶,關乎每個人的發展。一直以來,黨和政府始終把教育作為財政支出的重點領域,優先保障,教育滿意度逐年提升。尤其是身為科大附中人,我親歷了學校這幾年翻天覆地的變化,教育理念越來越新,教育氛圍越來越濃,教育環境越來越好,教育成果越來越多,一批又一批學子輸出成為棟梁之才。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更是擘畫了教育發展新的宏偉藍圖,作為人民教師、科大附中的一員,我將始終把崗位當舞臺、誨人不倦、以校為家、建言獻策,把教書當事業、傾心奉獻,為建設一流學校、打造高質量教育體系貢獻綿薄之力。
后勤集團校醫院院長樊虎杰說,醫療是保障人的身體層面,教育是提升人的精神層面,都是民族興盛不可忽視的部分。這些年,國家對于醫療和教育事業都給與了充分的重視,醫療事業發展迅速,普通民眾獲益匪淺,教育改革發展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近年的兩會上,教育話題熱度不減,五年規劃中也占據了很大的比重,足以看出國家的重視程度,所以我們對教育未來發展應該充滿信心,相信我們的教育事業一定能越來越好,孩子們一定能越來越優秀。
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輔導員呂霞說,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過去一年我國交出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去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經濟深度衰退等多重嚴重沖擊,大學生就業難上加難,我國提出“六穩六保”政策,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對社會和家庭而言,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對學校而言,就業工作是重中之重。今年作為一名畢業班輔導員,我倍感責任重大,我將踐行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引領,鼓勵學生聚焦基層需求“大舞臺”,引導畢業生前往中西部、基層等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就業,為實現中國夢不斷奮斗。
電子信息與人工智能學院輔導員劉貝民說,回首“十三五”,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們收獲滿滿,無論在經濟實力、科技實力,還是綜合國力方面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站在歷史的新起點上,兩會委員共商大計,共議良策。作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尤其對我國教育事業近年來在教育資源分配、高校招生考試、創新創業教育和畢業生就業等方面改革取得的成就倍感振奮,我堅信十四五期間我國必將在世界的舞臺續寫時代華章。
機電工程學院研20機械工程專業桓源說,《說文解字》中注:“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教育興則國興,教育強則國強。近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堅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為中國教育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一系列教育政策得以順利實施并取得顯著成效。作為當代大學生,我深深感受到國家對教育的大力支持。國家以教育現代化支撐國家現代化,使更多孩子成就夢想,使更多家庭實現希望。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應該邁向新的時代征程,乘著教育改革的春風,積極貢獻自身力量,使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乘風破浪,再創輝煌。
教育學院印刷17班高華說,兩會關注并高度評價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事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逐步形成,教育領域取得偉大成就。經過這次兩會,我相信,兩會精神必定能更深刻的貫徹落實到推動教育改革的發展中,中國的教育未來必定一片輝煌。今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在新形勢下,我們當代大學生已然將個人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小則獨善其身一一作為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增強專業核心應用和解決各類問題的能力,成為名副其實的專業高級應用人才;達則兼濟天下一一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責任擔在肩上,為推動科技創新,促進經濟發展,增強綜合國力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終審:杜楊 編輯:王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