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對抗疫工作的付出,母校以您為榮!”
近日,由校友總會辦公室發出的一份份證書陸續送達到多位校友手中。“沒想畢業多年以后,居然還能收到母校頒發的榮譽證書!這對我而言具有特別的意義!感謝母校鞭策和鼓勵!”湖北校友會(籌)秘書長張文剛(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06屆)激動的說道,“對于身處武漢的我來講,抗疫的經歷讓我終身難忘。尤其是當我發出求助信的那一刻,校友們的積極響應和大力支持,讓我再一次體會到了科大的校友力量。感恩母校!”

去年2月,身處武漢的張文剛親眼看到自己的鄰居、朋友感染新冠肺炎,曾經熟悉的一個個幸福的家庭陷入艱難,他立即付諸行動,不僅自己捐助物資,還面向全國校友和各地校友會發起捐贈求助信,號召大家一起為武漢助力。求助信發出后,很快得到了廣大校友的積極響應。張文剛將所有捐助細心整理,并通過多種渠道購買了相應物資,以陜西科技大學湖北校友會(籌)的名義向疫區多個社區、方艙醫院進行定向捐助。

這一天對韓武軍校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07屆)來說,是個雙喜臨門的好日子。他不僅意外收到了母校寄來的“抗疫工作先進校友”證書,同時職稱也晉升為了高級工程師。他高興的向校友總會辦公室工作人員發來信息說:“母校的這份驚喜來的太突然!我一定好好珍藏!”
在當時武漢雷神山項目正在緊張施工建設時,中建三局工程師韓武軍主動請纓進入現場進行技術服務和施工協調,成為一名可敬可愛的“逆行者”,用自己的力量持續筑牢戰勝疫情的防護線。如今一年時間過去,武漢已經恢復往日繁華模樣,工作上一直兢兢業業的韓武軍也收獲頗多。不僅評上了高級工程師,且在同一天收到了母校寄來的榮譽證書,他不禁感慨:“雖然離開母校十余年,但我的每一次成長和進步都有母校的印記。就像這次大家都說我是雙喜臨門,這就是冥冥之中我與母校的緣分!”
在校友總會辦公室發出的一份份證書中,有這樣一份特別的證書,它漂洋過海歷經十余天,終于送達位于意大利羅馬的校友何駿(皮革專業89屆)手中。

在去年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陜科大校友們無論在世界的哪個角落,都心系祖國,心系武漢。他們克服各種困難,將多方愛心涌向抗擊疫情一線。在國內疫情最初爆發時,身處意大利的校友何駿曾在一天內奔波一千公里通過多種渠道籌措防疫物資,并將當時國內緊缺的口罩、護目鏡和防護服等物資寄回祖國,口罩15萬個、防護服三萬多件,再加上第二批物資總價值達23萬歐元(約合180萬人民幣)。當大家都在為何駿的義舉豎起大拇指時,何駿謙虛的說:“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事,心里充實而滿足。”
收到證書后,何駿聯系校友總會辦公室工作人員,并發來了手捧證書的照片以示感謝。“身處異國他鄉,才更能體會到母校這個詞對于我這個游子有多么的親切!”何駿委托校友總會辦公室向母校師生和校友們問好,“臨近春節,遙祝母校師生和校友們牛年萬事順意!”
去年四月,在學校即將復工復學的關鍵時刻,在陜西校友會會長劉家兵(自動化專業87屆)、副會長劉榮剛(發酵工程專業96屆)、電信校友會副會長孟永紅(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90屆)的帶領下,陜西校友會、電信校友會和多位陜西校友向學校捐贈了防疫物資。劉家兵經常說:“母校一直是我們的牽掛。地處陜西,我們離母校最近,理應為母校多做點事。我們希望通過實際行動,為母校的疫情防控工作貢獻一份校友力量。”包裝工程專業19屆校友白海金向母校捐贈了消毒液500公斤,意外收到證書后激動的心情溢于言表,“感覺母校好暖!現在走向社會才真正理解了什么叫我以母校為榮!”計算機專業14屆校友武戰向學校捐贈一批價值近兩萬元的防疫物資,“作為畢業學子想盡一份綿薄之力,以報答母校和老師們的培育之恩。年底沒想到還收到母校寄來的證書,非常開心也非常受鼓舞!”武戰說道。
為抗疫工作做出貢獻的陜科大校友還有很多。上海校友會會長陸風(工業設計專業91屆)、貴州校友會名譽會長廖東江(玻璃專業86屆)、陜西校友會副會長袁彥峰(皮革專業90屆)、江蘇校友會秘書長蔣旭(材料專業08屆)、校友王支前(陶瓷專業85屆)、陳鋒(工業設計專業90屆)、郝杰(動畫專業16屆)等,還有眾多默默無聞的校友志愿者,都用不同的方式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危急時刻,前方后方的陜科大校友分別用自己的方式共同參加了這場戰“疫”,匯聚了強大的校友力量。
臨近春節,校友總會辦公室以母校的名義向這些曾經為抗疫工作做出貢獻的校友致敬,并頒發“抗疫工作先進校友”證書,感謝校友們的大愛情懷和用心付出,同時送出新春的祝福,傳遞母校牽念和關懷。在疫情進入常態化的今天,各方校友兢兢業業,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拼搏,一個個奮進的校友事跡正在發生,一個個動人的校友故事仍在續寫。
衷心祝愿校友們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吉祥!
母校與你,同心同行!
(終審:林梅 核稿:殷立雄 編輯:王亮)